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:当前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
甲流多发 该如何有效应对?
2025年01月10日
字数:2793
2025年1月7日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显示屏进行流感防控健康科普。
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摄
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当前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,尤以甲流多发。该如何有效应对?记者走访各地医疗机构并采访疾控、医学专家。
1月7日上午,记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看到,患者有序就医,医院走廊多个显示屏循环播放流感防治相关科普视频和海报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,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。
在山西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,候诊大厅内人头攒动,座椅上坐满了患儿和家长。“最近我院儿科门急诊量每天在1000人次以上,三分之二患儿都是较为典型的流感样症状。”该院儿内科主任薛萍说。考虑到目前医院交叉感染风险较大,建议孩子发烧后可以先居家观察,服用一些能缓解症状的药物,但如果出现高烧超过40℃、精神状态差、惊厥、频繁呕吐、持续发热超过三天等情况,要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如何科学使用流感抗病毒药物?
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强、易发生变异,因此流感大流行中由甲流引起的占比最高。
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,玛巴洛沙韦、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的销量近期持续增长。流感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?如何科学看待所谓“抗流感神药”?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孙博洋介绍,玛巴洛沙韦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,让体内不再进病毒;奥司他韦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,减少病毒扩散。
专家表示,两款药物作用机制不同,都是处方药,用于预防或治疗甲流时,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,不建议自行服用。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、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,全病程给药1次;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。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建议,在确保用药安全、有医生指导的前提下,流感抗病毒药物应在确诊后及早使用,原则上最好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。慢性病患者、孕妇、老年人和年幼儿童等人群发生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,应当尽快就诊。
春节将至个人如何防范?
有部分网友表示感染甲流后“浑身疼”,还出现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反应。专家表示,流感临床典型症状包括发热、乏力等全身性不适,伴随咳嗽、流涕或鼻塞等呼吸道症状。这些疼痛和腹泻不是由甲流病毒直接引起,而是人体免疫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导致,不必过于担心。
“预计近段时间仍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。”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阚飙说,目前我国流感病毒进入季节性流行期,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在北方省份下降,在南方省份处于较低水平。呼吸道传染病有许多共通的预防措施,做好个人及家庭健康防护,能够降低感染风险。
春节假期将至,人员流动将大幅上升,聚餐、聚会等活动增多。专家建议公众日常应养成勤洗手、勤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;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,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;居所定期清洁通风;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,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,避免交叉感染;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。
家中出现甲流患者怎么办?
家中出现甲流患者怎么办?山西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薛萍表示,如家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或确诊流感人员,建议患者居家休息,尽量在单独房间起居生活,减少与其他家人直接接触,特别是有孩子或老人的家庭,尽量避免共用餐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;要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,一旦出现持续高热,伴有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神志改变等重症倾向,应及时就医;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、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。
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?
在面对流感的挑战中,一定要知道“预防胜于治疗”。预防流感的最好方式是打疫苗!
虽然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,现在都已经1月多了,那现在接种会迟吗?记者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一民。
王一民表示,如果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,在流感季中及时接种也可以起到保护效果。疫苗接种后一段时间才能起作用,这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,比如科学佩戴口罩、保持手部卫生等。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,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有所不同,疫苗的保护力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。因此,为了获得持续的保护,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非常必要的。
“关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存在很多误区,比如一些人认为今年接种了疫苗但依然感冒了,因此认为疫苗无用,明年不再接种。”王一民认为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一方面,出现感冒症状不一定是流感病毒导致,可能是支原体、鼻病毒等,流感疫苗对这类病原体不产生抵抗效果。另一方面,接种流感疫苗虽然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,但不能100%预防感染;即使感染,也能降低出现重症和并发症的可能性。
流感脆弱人群更应该及时接种疫苗。王一民说,“一老一小”、孕妇、慢病患者、易感职业人群属于流感脆弱人群。65岁以上的老年人,由于身体机能退化、免疫力下降,容易感染流感病毒;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,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,加之经常处于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,感染流感风险高;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,重症流感风险很大,也会加重胎儿流产风险;慢阻肺病、支气管哮喘、心衰、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感染流感后,可能加重基础病,发展为重症;易感职业人群,如在医院、学校、托育机构工作的人员,接触流感病毒的可能性更高,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,还可能造
成聚集性发病。
健康提醒
甲流也会让人伤“心” 这个并发症要当心!
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脏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杨光表示,儿童因为免疫功能尚不完善、防护意识弱等多种原因,属于流感高发人群,且更易出现重症病例和多种并发症,其中流感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危急且凶险,值得重视。
一旦诊断心肌炎,需暂停体育活动,注意休息,待感染治愈,心脏相关指标明显好转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,另外适当氧疗,增加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摄入均有助于病情恢复。
对甲流后心肌炎切不可疏忽,做到及早发现、规范诊治、科学护理,绝大部分宝宝都能治愈且不留后遗症。
流感康复后多长时间可以复课呢?
学生流感康复后多长时间可以复课呢?
“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”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三科主任刘小乖介绍,流感潜伏期为1至4天,平均2天,感染者通常在感染后1至4天出现症状。儿童是易感人群,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中传播较为频繁。
刘小乖主任表示,流感患儿平均排毒时间为4天至8天,孩子退热了,流感样的症状也好转后,还有2天的时间可能会排出流感病毒。为降低流感传播风险,建议流感患儿体温恢复正常、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再返校。
据了解,进入冬季以来,陕西省卫生健康委、省疾控局及时启动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专班运转机制,分析研判传染病防治形势,统筹做好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防控,在流感报告病例增多的情况下,目前群众就医诊疗秩序平稳有序。
(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网、人民网等)